看看新聞Knews綜合
2021-01-14 00:21:07
當地時間13日,美國眾議院就彈劾總統特朗普的動議進行辯論和投票。由於民主黨在眾議員佔據多數,表決不出意外地得到了通過。
彈劾程序能否走到底?
此前,當地時間1月12日晚,美國會眾議院以223票比205票的結果通過決議,要求美國副總統彭斯在24小時內作出迴應,否則眾議院將繼續針對總統提出彈劾程序。
但這一決議遭到彭斯拒絕。
當天彭斯在給佩洛西的信件中表示,這個機制不應該被用作“懲罰或篡奪的手段”。他本人“不會屈服於眾議院的壓力,玩弄政治遊戲”。
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趙明昊表示,就民主黨而言,目前還是“鉚足了勁兒”去推動彈劾進程。只是似乎時間不等人,要趕在1月20日前審議困難重重,就算彈劾程序走到參議院,也會擠壓其他立法事項,這是拜登不希望看到的;另一方面,彈劾總統是美國曆史上絕無僅有的事件,必然會引發複雜的法律爭議,進而帶來更多不確定性。
共和黨多人倒戈 內部面臨嚴峻考驗
不僅是彈劾,在執政的最後幾天,特朗普要操心的還有核心共和黨成員的公開決裂。
美國媒體報道,截至目前,已經有至少十名共和黨人私下表示,將支持彈劾特朗普。
共和黨大佬、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就表示“很樂意”看到特朗普被彈劾,認為這有助於共和黨擺脱特朗普和“特朗普主義”。
不過麥康奈爾會否投票支持目前仍是未知數。
麥康奈爾的顧問預計,如果彈劾決議被遞交到參議院,那麼可能將有12名甚至更多的共和黨參議員站出來投贊成票。
眾議院共和黨3號人物利茲·切尼也公開聲明中表示,“美國總統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背叛過他的職位,背叛他對憲法的誓言”。
趙明昊分析,毫無疑問此情境反映了共和黨的內部分裂,越來越多的黨內人士想與特朗普劃清界限。可以説“國會山事件”最大的輸家就是共和黨,這種分裂體現在兩個方面:一方面共和黨議員對大選結果仍然存有質疑;另一方面,目前眾議院有10名以上的共和黨議員同意彈劾,他們更多的是考慮如何在兩年後的中期選舉中,得到特朗普支持者的選票。
此外,還有分析認為,這樣的局面是共和黨擺脱被特朗普裹挾的開始,不過,前共和黨議員助理霍爾登並不同意。他表示,對於國會里將面臨中期選舉的許多共和黨議員來説,得到特朗普的支持意義巨大,畢竟還是有七千多萬美國人投票給了特朗普。
“特朗普化”還將延續
根據美國《國會山報》報道,當地時間1月12日,特朗普在國會大廈暴亂後首次露面,他在得州巡視美墨邊境牆時稱,自己在集會上發表的言論完全合適,不需要為騷亂事件負責,他還攻擊了國會彈劾舉動。
他説,“第25條修正案對我而言是‘零風險’,但會困擾拜登和他的政府。正如俗話説的那樣,小心你自己許的願望,不一定會如願以償”。
對特朗普來説,1月20日也許並不是終點。
有分析認為,特朗普當政的四年,共和黨已經被綁架成了特朗普黨,因此對於是否支持彈劾總統,共和黨人左右為難。
趙明昊表示,很明顯“佔領國會山”事件集中反映了共和黨內部矛盾,共和黨內少壯派並沒有聽從老壯派的言論,進而“特朗普化”必然會繼續延續,並且未來矛盾難以彌合。
(看看新聞Knews編輯 郝苗苗)
版權聲明:本文系看看新聞Knews獨家稿件,未經授權,不得轉載。
劍網行動舉報電話:12318(市文化執法總隊)、021-64334547(市版權局)
Copyright © 2016 Kankanews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 看東方(上海)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